网站导航:首页->党的建设->院所动态
长岭县肉羊繁育技术培训班纪要
时间:2006-06-19
受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委托,按“优质肉羊高效养殖技术示范”项目计划,由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、长岭县农发办、长岭县八十八乡政府、长岭县牧业管理局等单位承办,长岭县十四号种畜场协办的肉羊繁育技术培训班于2006年6月14上午在长岭县开班。
本期学习班,意在北方肉羊带项目区内培训技术骨干。因此,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。省农发办孙炳祥主管官员通知了相关县(市)主管部门,推荐技术骨干;松原市牧业管理局张志明局长、夏彦平副局长亲自向相关县(市)主管局下达了培训班的通知;长岭县牧业管理局王文局长组织了各乡镇畜牧站站长参加学习班;双辽市牧业局刘惠副局长推荐了相关的站长、科长等技术骨干。因此,本期培训班参训人员均为从事肉羊产业开发的技术和管理骨干,总人数36人,其中中级以上职称的21人,占59.9%。
长岭县农发办、八十八乡政府和长岭县牧业管理局的主要领导出席了在开班仪式,长岭县牧业管理局杨副局长做了开班动员讲话。
针对北方肉羊带项目区养羊业科技管理水平与生产实际,本期培训主要内容为肉羊的繁育技术。
培训班聘请了吉林省农科院杨德新研究员、马惠海硕士及鲍志鸿高级畜牧师做授课老师,分别做了“肉羊业现状及杂交组合优化”、“人工授精及同期发情”、“绵羊繁殖生理”等多媒体报告。
14日理论课结束后,15日培训班组织了学员的现场实习。在实习羊场(十四号种畜场),赵金生等技术员为学员们做了现场操作演示,并组织学员亲自动手进行了种羊采精、精子活力检测、鲜精低温保存、母羊发情鉴定、人工授精等方面的现场操作。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,学员们基本掌握了绵羊繁殖人工授精技术。在座谈会上,学员们一致感到,本期培训班针对性强、理论水平高、教学方法先进,可操作性强。同时,学员们也提出,今后应系统地定期组织专业化培训班,进一步学习肉羊营养、羔羊育肥、接羔育幼、疫病防治、环境调控等关键技术。
通过这次培训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,在项目区培养了技术骨干,为进一步开展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项目奠定了基础。


    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
        2006年6月18日
 
主办单位:吉林省科学院畜牧科学分院  联系电话:0434-6282018  Email:xmfy@cjaas.com
系统制作: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服务中心

吉ICP备05008911号